何为价值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言“生而为人的奥秘就在于,不仅活着,而且为某些意义而活。”

你是否也曾思索过诸如此类的问题:生活到底是什么?这一生究竟为何而来?是什么让这人生值得走上一遭?

令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人从未就此深思过。人们只是日复一日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然而,如果想要真正创造一种丰富、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就需要驻足探问,看看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何要这样做。现在,问自己这几个问题正逢其时:

  • 在内心深处,你认为什么最重要?

  • 你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 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 你想要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 如果不再为回避恐惧而陷入和情绪的斗争,你会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哪些事情?

你的价值

提及价值,或称价值方向,它是指:

  • 我们内心的深层渴望: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持有什么立场,以及如何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

  • 在人生旅程中,能够引导和激励我们的那些首要原则

如果生活以你所选择的价值为导向,那么你不仅会拥有一种活力和喜悦之感,而且能体验到生活的丰 富多彩、充实圆满和富有意义。即使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依然可以安之若素。

即使被生活严苛以待,我们依然能够在价值导向下幸福度日。我们在任何工作中都可以获得满足,即使是那些不喜欢、不想要的工作,只要将个人所珍视的价值带入其中。我们可以一边为更理想的工作做准备,一边从现有工作中觅得满足。

价值相对于目标

认识到价值和目标的不同非常重要。一种价值是指令人渴望并且始终向其前进的一个方向,它意味着一个持续进行着的并且无终点的过程。例如,成为一位充满爱心、温柔体贴的爱人,这是一个价值,你需要在今后人生中持续追随着它。当你缺乏爱意和粗鲁冷漠时,生活就偏离了这一价值。

而一个目标则是指你想要的结果,是能够达到和完成的。例如,你渴望结婚,这是一个目标。一旦达到,它就是“完成时”,可以从待办清单中予以删除。结婚了就是结婚了,无论你对伴侣是爱意绵绵、深情款款,还是不理不睬、形同陌路,就结婚这一目标而言,已经实现。

一个价值就好像是你要向西方行进,无论已经走多远,总还能继续向西。

一个目标则好像是你在西行之路上要攀爬的高山和趟过的大河。一旦你穿越了,它们就是“完成时”。 假设你想要一份更理想的工作,这就是一个目标。一旦你得到,目标也就实现。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对工作能专心致志、精益求精,能给予同事支持,能全情投入工作,那么,这些就属于价值范畴。

为何价值如此重要

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是纳粹时期关押犹太人的魔鬼集中营,人们很难去想象曾在那里发生的事:惨绝人寰的虐待和折磨,人性的邪恶堕落到极致,疾病、暴力、饥饿和声名狼藉的毒气室夺走无数人的鲜活生命。维克多·弗兰克是一位犹太精神病学家,曾在奥斯维辛和其他集中营度过无法言说的恐怖岁月,几年后得以幸存。他将集中营的种种细节写进自己的书《追寻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这是一本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著作。

此书给人最奇妙的启示完全出乎意料。在集中营坚持最久的人并非是那些最健康强壮的人,而是那些和他们生命目的联结最紧密的人。如果囚犯能够和他们所珍视的东西相联结,比如出于对孩子的爱或是想要完成一本著作,这些联结就会成为支撑他们活下去的理由,会令一切痛苦显得物有所值。而对于那些无法和内心深层价值相联结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失去了求生意志,并也因此更早殒命。

弗兰克自己的目标来自几个方面。比如,他极其珍视和妻子的爱情,决意要坚持到能和爱人团聚的一天。有很多次,他在冰天雪地里被强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脚因冻疮而痛得钻心,身体因残忍鞭打而剧痛难耐。每当这时,他就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妻子的画面,想想自己有多么爱她。这种联结的感觉支撑着他顽强地活了下来。

弗兰克的另一个价值在于去帮助他人。在集中营里,他一直都在帮助其他囚犯更好地应对痛苦。他设身处地地去倾听狱友们的苦楚,以温暖友善的话语鼓励他们,给病人和垂死者以尽可能的照料。最重要的是,他鼓励人们去和自己内在最深价值相联结,从而让他们寻觅到一种意义感和目标感,而这恰恰可以赋予人们活下去的强大动力。

正如伟大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所言:“只有那些明确自己为何而活的人,才能去承受任何事情。”

价值赋予生命意义

生活本就艰辛。一切有意义的事情都需要为之付出,举凡养育子女,修缮房屋,学习功夫,或是开创自己的事业之类,都极富挑战。绝大多数人面临挑战时会想:“这太难了!”然后就放弃或回避。此时正需要价值的闪亮登场,来助我们一臂之力!

能够和自己重视的价值相联结,会令人感觉再辛苦也值得。例如,假如你重视和大自然的联结,就会愿意费力地组织郊游;假如你希望成为有爱的父母,就会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玩耍;假如你重视健康,就会愿意进行规律的身体锻炼,即便这很难坚持。价值,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人们,或许我们并不喜欢锻炼,但出于对健康的重视,我们就会有动力去执行!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日常生活。很多来访者会问我这样的问题:“生活究竟有何意义?”“难道一切仅此而已?”“为什么我对任何事都兴奋不起来?”有时也会说,“如果没有我,这个世界或许会更加美好”“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予别人的”或者“有时真希望一觉睡去就不再醒来”。

诸如此类的想法不仅是在占总人口10%的各阶段抑郁症患者中十分普遍,即使是在普通人中也屡见不鲜。针对这种情况,价值是强而有力的解药:它赋予人们生活的目标、意义和激情。

想象你80岁

下面这个简单练习有助于去澄清价值。请花几分钟时间写下答案,这样会更有收获。

想象你已80岁,回首往事,清晰如昨。请完成下面的句子:

  • 我花费了太多时间去担心……

  • 我花费了太少时间去做……

  • 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将会……

进展如何?对很多人来说,这个练习颇有启发。它呈现出人们所珍视的事情和正在做的事情之间常常南辕北辙、相去甚远。
在此,我很想和你先分享《追寻生命的意义》中经常被引用的一段话来结束:

我们这些曾经生活在集中营的人,总会忆起那些穿梭于棚屋给予他人安慰的人士,他们给出自己手中的最后一块面包。那样的人并不多,却足以证明:生而为人的一切皆可剥夺,唯独一种终极自由无法被夺取。那就是,在任何境况下,人都可以自主决定以何种态度去面对,并且选择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重大问题

你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人们对此给出的回答通常比较肤浅:

  • “我只想要幸福。”

  • “我想要富有。”

  • “我想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

  • “我想有人能够爱我。”

  • “我想有一份好工作。”

  • “我就想结婚生孩子。”

这些答案或许很真实,但不够深刻,大多是未经深思熟虑的自动应答。我将邀请你和自己的内在心灵联结。后面的这份“生活价值问卷”由凯利·威尔森开发,包含一系列问题,有助于你去发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虽然很多人都有着相似的价值,但严格来说世界上并没有两个价值完全相同的人。这份问卷并非是用来检验你的价值正确与否的。事实上,当我们在谈论价值时,并没有对错之分,也并无好坏之别。你认为有价值,这个理由已足够充分!没必要去就自己的价值进行品评或是辩护,正如不需要为你喜欢什么口味的冰激凌去争辩一样。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淡棕色核桃口味的冰激凌,为什么?我也不清楚,我的味蕾就是喜欢它。我需要为此辩护吗?如果别人喜欢的是香草口味,那是否意味他们的味蕾是“对的”,而我的是“错的”?显然不是!对于价值而言,也是同样情形,有些人的价值和你不同,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更好或者更坏,仅仅表明别人和你重视的事情并不相同而已。

前面,我们曾谈到价值和目标之间的区别。这里的重点则是去探索就宏观方向而言,你在生活中渴望得到什么,而并不去涉及更具体的目标。当你澄清个人价值后,我们再来探讨如何去设定具体目标。

问卷中有些部分在你看来或许无关紧要。若是如此,也无妨,并非每个人都重视同样的事物,如果你对某个部分没有兴趣,继续往下进行即可。问卷中不同部分之间也会有所重叠。例如,如果你将帮助、支持和照顾他人视为自己的价值方向,那么这一点将会同时反映在你生活的不同领域(比如在友谊、家庭和为人父母等方面)。

在阅读时,请不要被头脑分散注意力,比如“什么是现实的”或者“我和别人是否相信我值得拥有这些”之类的想法和故事。在回答时,一定要敢于梦想,去看到存在一种可能性,而不是要求绝对的确定性。可以先假想你将在前进道路上畅行无阻,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直接给出那个最无所畏惧的答案,没有什么能阻止你做出想要的改变。

最后,最好能把答案真正写下来,这会有助于你集中思考并记住答案。(如果不愿意写,至少多思考一番,认真给出答案。)

在完成问卷时,请注意你的感觉和情绪并不属于价值范畴。例如,“我希望感觉自信”或“我希望能感到幸福”之类,这些属于目标,而非价值。为什么呢?因为自信和幸福的感觉都是可以获得、实现和完成的对象。我们的感觉并不是一个持续过程,它很短暂,就像是一个电视节目,你看过了,目标即完成。所以,如果出现一些有关你想要如何感觉的答案,不妨自问:“假如我已拥有这些感觉,我的行为会有什么不同?我会去做哪些事?在人际关系中,我的行为会有哪些改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揭示出你更为深层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答案。好吧,解释得已经不少,现在可以开始做问卷了。

生活价值问卷

第一个价值领域:家庭

  1. 作为兄弟/姐妹、儿子/女儿、父亲/母亲(或者其他亲属),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

  2. 在这些关系中,你想要展现出什么样的个人特质?

  3. 在这些关系中,你如果以“理想自我”出现,将会如何对待他人?

  4. 你想要和亲人们一起去进行哪些可持续的活动?

  5. 你想要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请注意,这些问题都是关于你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希望对这些关系做出什么贡献。为什么要这么设置?因为在任何一段关系中,你唯一能够掌控的就是自己的行为,你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方式。你可以影响别人,但无法控制别人。影响别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当然是用你的行动!而当这些行动和你的价值一致时,其影响力最大。

例如,如果有位亲戚对你很刻薄,你完全有理由让他们改变。但是,如果你按照“理想自我”行事:充满爱心、乐于支持、接纳、关怀和帮助他人,那么,他们很可能会答应你的要求。但如果你被愤怒、悲伤和怨恨牢牢抓住,对方也很可能不会给出积极的反馈。

与此同时,如果你已经以“理想自我”来对待你的亲戚,可他还是对你很不好,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少搭理他。毕竟,你的价值中包含着照顾自己的健康和幸福——这些也要考虑在内。你甚至可能再也不想见这位亲戚,如果他对你仍怀有敌意且十分无礼。请记住:有帮助、充满爱意和富有支持性,并不等于要让自己受虐。此外,上面的第五个问题也需要重点思考,即使过去的关系很糟糕,你仍然可以从现在开始建立更好的关系。

第二个价值领域:婚姻和其他亲密关系

  1. 在亲密关系中,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伴侣?

  2. 在亲密关系中,你想要发展什么样的个人特质?

  3. 如果你是以“理想自我”出现,你将会如何对待你的伴侣?

  4. 你想要建立什么样的亲密关系?

  5. 你想要和伴侣一起去进行哪些可持续的活动?

你或许注意到,这些问题和第一组问题差不多。再次强调,这些问题都是关于你想要自己成为什么样,而不是关于你想要伴侣成为什么样。因为,在任何一种关系中,你唯一能够有所控制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你的伴侣如何行动那是由他(她)本人来决定的。你当然可以提要求,让伴侣去改变,指出你能接受和不能接受的事情。但正如我之前所说,如果你是以“理想自我”行动,或许会更有效。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一切人际关系,包括和家人、朋友、同事、雇员以及你遇到的任何人!请记住这个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一样地去对待别人。

有时,面对这些问题,我的来访者会飞速写下一长串他们认为理想的另一半应该具有的品质。只是,关于想要什么样的伴侣,这是在厘清一个目标。而想要真正在这个领域澄清个人价值,就需要自问,“如果我已经寻找到理想伴侣,我会在这段关系中表现出什么样子?我想要展现出哪些个人特质?”(当然,去考虑选择什么样的伴侣,这很有必要,只是这并非本次问卷和练习的重点。)

第三个价值领域:友谊

  1. 作为一个好朋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2. 如果以“理想自我”出现,你会如何对待你的朋友们?

  3. 你希望在这些友谊中展现出哪些个人特质?

  4. 你希望建立什么样的友谊关系?

  5. 你想要和朋友们一起去做哪些可持续的活动?

再次强调,这些问题关注的是你能够控制的部分:作为朋友你会如何行动。如果我们写出的是希望有什么样的朋友,那也很有用,可以为自己设立目标,出去多见见那样的人。但是,为了澄清你自己在友谊方面的价值,需要自问的是:“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朋友?”

第四个价值领域:职业生涯

  1. 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工人或者雇员?

  2. 你希望在工作中展现出哪些个人特质?

  3. 如果以“理想自我”出现,你将会如何对待下属/同事/雇员?

  4. 你希望和下属/同事/雇员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5. 你希望和下属/同事/雇员一起进行哪些可持续的活动?

  6. 什么事情会让你的工作更加富有意义(无论你是否喜欢它)?

有时,我的来访者会就这些问题长篇累牍地写下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工作,这是在勾勒一个目标,而不是价值。为将你的价值带到工作中,就需要自问:“如果我已经得到理想工作,和现有工作相比,我会有哪些不同的行为表现?希望展现出哪些个人特质?”如果你并不喜欢现有工作,那么去接受培训并寻觅对你来说更有意义的工作是顺理成章且确有必要的。如果你写下的是想要什么样的工作,这挺好——你可以为自己设立目标并去寻找。但与此同时,你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将你的价值带入到现在的工作情境中来。

第五个价值领域:教育与个人发展

  1. 你是否重视学习、教育和培训?

  2. 你想要获得哪些新的技能和知识?

  3. 哪些继续教育或培训项目对你有吸引力?

  4. 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学生/培训生?

  5. 你希望在学习或培训中展现出哪些个人特质?

  6. 你希望和其他同学/培训人员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第六个价值领域:消遣、娱乐和休闲

  1. 你有什么样的爱好?喜欢参加哪些运动或休闲活动?

  2. 长期来看,你有多渴望去放松身体和放飞心情?

  3. 长期来看,你有多向往去找点乐趣?

  4. 你有多想让自己富有创造性?

  5. 你想要尝试哪些类型的新活动?

  6. 你想要重拾哪些旧活动并且更多地投入其中?

第七个价值领域:精神生活

  1. 在精神生活这个领域,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

  2. 你想要从事哪些可持续的精神活动?

“精神”这个词语对于不同人来说意义也不同。它可能意味着投入大自然,或跳舞、冥想和练习瑜伽,也可能是指参加某个有组织的宗教。无论对你来说它是什么,都很好。

第八个价值领域:社区生活

  1. 你想要为所在社区做出哪些贡献(比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废品回收利用或者是帮助年迈的邻居)?

  2. 你想要支持或是积极参加哪些兴趣小组、慈善团体或者政党?

第九个价值领域:环境和自然

  1. 你想要和大自然在哪些方面进行联结?

  2. 你更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消磨时光?

  3. 你想要对周围各种环境——自然的、工作场所的和家庭的,做出怎样的关切、改善和贡献?

  4. 你想通过参加哪些活动来让自己融入大自然?

  5. 你想做哪些事情来使得家庭和工作环境能向着富有创造性、更有帮助和令人愉悦的方向变化?

第十个价值领域:健康和身体

  1. 你有多重视自己的身体?

  2. 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身体健康?

  3. 为更好地联结身体并照顾它,你想要采取哪些可持续的活动?

  4. 考虑到睡眠、饮食、锻炼、吸烟和喝酒这些方面,你想如何去照顾自己的健康?

做这些练习,有什么问题吗?是否会出现不舒服的想法和情绪?通常,当联结自身价值时,我们会意识到长久以来对它们的忽视,这可能会令人感到非常痛苦。请记住,这可不是一个用来自我攻击的理由!(“我真是一个伪君子!我说我重视做这些事,但却一件都没做!真是可悲!”)事实上,所有人都会经常和自己的价值失去联结。揪住这点不放,没有任何建设性,毕竟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最重要的是去在此时此地联结个人价值,并且用它们来指导和激励现在的行动。因此,如果头脑开始打击你,不妨就简单地说声谢谢。

反思时间

现在,请你对给出的答案进行回顾和反思,可以自问:

  • 在以上这些价值中,哪些对我来说最重要?·哪些是我现在正积极遵从的?

  • 哪些是我最忽视的?

  • 哪些是现在就有必要开始为之工作的?

价值和关系

通常,在谈到关系时,我们是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这里问题所涉及的则是很多种不同的关系,比如:

  • 你和自己身体的关系

  • 你和自己工作的关系

  • 你和大自然的关系

生活总是围绕着各式各样的关系展开,包括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和别人的关系,以及身处这个世界所遇到的一切的关系。你越是遵从个人价值生活,这些关系的质量就越高,生活也就越是令人喜悦和收获颇丰。

接下来将探讨如何运用价值来指导设立具体目标,以及去创造意义并获得满足。届时,也会对这些内容进行反思。你可以邀请爱人或朋友一起来就你的价值进行探讨,尽可能详尽地列出你的价值,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把握一切机会进行价值行动。

疑惑解答

魔鬼们愈发焦躁不安起来,因为它们感觉到你在跃跃欲试:你正在计划一条新航线,想要将船驶向岸边。它们自然会竭尽全力阻止你。或许当你在进行上面的练习时,已经有各式各样的魔鬼向你发起挑战!下面这些最为常见。

魔鬼:“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我真正的价值”

这个魔鬼十分卑鄙可恶,它试图让你怀疑自己的答案,从而摧毁你的信心。想要对付它,可以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如果有奇迹发生,你现在已经自动获得所有重要人物的赞许(你已无须再努力取悦或是加深给他们的印象),这时,你将如何度过此生?你想要做些什么事?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2. 如果你已不再被他人观点和评判左右,你会在生活中有什么不同做法?

上面这两个问题有助于你澄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从而可以在自己认同的价值指引下生活,而不是被别人强加的价值所裹挟。下面这三个问题,会邀请你去思索死亡,能够帮助你澄清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1. 假如你能参加自己的葬礼,而且对你来说重要的人都悉数在场,你会希望听到大家如何谈论你?希望听到他们如何看待你在其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2. 如果你只剩一年生命,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你还想做些什么事?

  3. 假如你被困在一座倒塌的大楼中,知道自己只能再活几分钟,你会用手机给谁打电话,最想和他们说些什么?你的答案会揭示对你而言什么最重要。

魔鬼:“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假如你不确定想要什么,可以自问:如果我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价值,我会选择哪些?

无论选择哪些,那些就已经是你的价值!为什么?因为你会选择它们,这一事实足以说明你很重视它们!

魔鬼:“我不愿意去思考这些”

如果你在生活中体验过很多失败、挫折和绝望,那么你很可能会害怕承认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因为不想再重蹈失望的覆辙。若是如此,你就需要提醒自己:过去已去,它结束了,且不可改变;但无论过去如何,你都可以在现在做出改变;去支持自己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因此,去做这些练习,如果不舒服的情绪涌出,请将呼吸带到它们所在之处,为其创造空间,然后再回来,聚焦于这些问题。

魔鬼:“我这是让自己陷入失望”

这个卑鄙的家伙常常还有几个同伙,如“如果我尝试去做那件事,肯定会失败”“我不配得到更好的生活”或者“我就是改变不了”。请记住,这些家伙什么都不是,仅仅是一些突然冒出的想法。因此,可以对头脑说声谢谢,允许想法自由来去,继续集中注意力回答这些问题。

魔鬼:“我现在很忙,等一下再做”

你太熟悉这个家伙了,并且总是相信它的话!你也知道那个“等一下”永远不会到来。因此,去谢谢头脑,然后现在就开始回答问题。

魔鬼:“这些都是陈词滥调”

瞧,你的大脑正在做出一个评判,认为你说的这些价值都毫无新意。好吧,请允许你的头脑尽情评判。在你一生所做的所有事情中,去澄清自己发自内心渴望的东西,这恐怕是最重要且最深刻的一件事。因此,感谢大脑的评论,继续回答问题即可。

魔鬼:“如果我的价值相互冲突怎么办?”

这个魔鬼的观点有着现实基础:有时,你的不同价值确实会将你引向相反方向。但是,请不要因此偃旗息鼓。换言之,有时,你需要进行折中——先聚焦一个价值,然后才是另一个。例如,数年前,我哥哥做着一份高要求的工作,需要经常离家在外。对他而言,这就出现了价值冲突:一方面,他很重视做一个有爱心的父亲,想要尽量多陪伴年幼的儿子;而另一方面,他也很重视工作,而且工作的收入对家庭来说也很重要。其实,对于很多为人父母者来说,出现这样的价值冲突很常见,而且几乎不存在完美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去找到工作和家庭之间你力所能及的最佳平衡。以我哥哥来说,每当他必须到海外工作时,他会每天晚上给家人打电话,在电话里给儿子讲一个睡前故事。没错,这和真正陪在儿子身边不同,但这毕竟也是一个充满爱意的行为,能够在彼此间创造和滋养一份很深的温情和联结感。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你必须要将某个价值排在前面,优先关注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澄清这些,需要进行深刻的心灵探索,可以自问:“在我的生活里,在我所重视但相互矛盾的各种事中,就目前来说,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就可以优先按照最重要的那个价值去行动,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为自己放弃或错过什么而忧虑。

除了上面这些,还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魔鬼跳出来阻拦你,但你已经了解到它们的本质不过是一些想法、一些文字。不用理会它们,将注意力放在真正最有用的事上:去计划航线、继续开船并乘兴享受旅程。

怎么去做

现在,你已经澄清了自己的价值,也了解在自己内心深处什么真正重要,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是时候去采取行动了!那种丰富、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不会因为你已确认价值就同步实现,而是要经由在价值指引下采取行动才能梦想成真。因此,可以花些时间再次反思对自己来说什么最重要。阅读下列清单时,请不断提醒自己在人生各个领域所选择的价值。

  1. 家庭

  2. 婚姻和其他亲密关系

  3. 友谊

  4. 职业生涯

  5. 教育和个人发展

  6. 消遣、娱乐和休闲

  7. 精神生活

  8. 社区生活

  9. 环境和自然

  10. 健康和身体

可以问问自己:“在上述哪个领域中,我和我的价值偏离得最远?”如果确实有几个领域(或者全部)属于这种情形,就可去考虑,“从哪个领域开始最重要?”

每次只从一个领域开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如果你想一次做出太多变化,就很可能会因为压力太大而不得不停止。(显然,从长远来看,这一点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其他重要领域。而且,一旦你率先在某一领域开始改变,其他领域也会发生连锁反应。)在确定自己想要开始优先着手的领域后,就可以去设定有意义的具体目标。

设定有意义的目标

必须再次强调,请你写下这些练习的答案。研究表明,如果你不仅仅是思考自己的目标,而是能将们写下来,你就更有可能真正采取行动。因此,为了过上更美好、更充实的价值生活,请先放下书,去找到纸笔!

设定有意义的目标需要5个步骤。

步骤一:总结你的价值方向

简要描述你在选定的领域将要着手进行工作的价值。例如,“在家庭领域,我重视自己能够开放、诚实、富有爱心和支持性。”

步骤二:设立即刻目标

问问自己:“有什么微小且容易的事是我今天就可以为这个价值去做的?”从一个最容易的小目标开始——那种可以立刻就去做好的,会有助于增强你的信心。例如,假如你的价值是成为一个有爱的伴侣,那么即刻目标就可以设定为:“今天午休时,我会给太太打个电话,告诉她我很爱她。”

在设定目标时,要尽可能具体描述你想做的事。例如,“我会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进行游泳锻炼”,这要比那种含糊其辞的陈述更加恰当,比如,“我要进行更多锻炼”。并且,要去规划出具体何时何地开始行动。例如,“我将在周三下午下班后到公园里跑步。”

小处着手,择其易者而行之,会有助于你战胜“这实在太难了”的想法魔鬼,瞧,它现在一定已经抬起那丑陋的脑袋。时常提醒自己中国古代先贤老子的名言会很有帮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步骤三:设立短期目标

可以自问:“在接下来的几天或者几周内,我能为我的价值做哪些小事?”请记住,要尽量具体:我会采取什么行动?在什么时间和地点?例如,在工作领域,如果你的价值是帮助别人,而现有工作难以提供这种机会,那么你的一个短期目标就可以设定为:“最近一周每晚9~10点,我要试试在网上搜索一些有关更有意义的工作的招聘信息”,或者“明天早晨,我要约见一位职业生涯咨询师。”

步骤四:设立中期目标

可以自问:“为在价值引领下行动,在未来数周或数月内,我愿意迎接哪些更大些的挑战?”这也需要尽量具体。例如,如果你重视健康,中期目标可能是,“我要在这个月底加入健身房”“我要一周5天按照健康食谱给自己做饭”“我每天早上要步行30分钟”或者“每天午休时我要做10分钟的拉伸运动”。

步骤五:设立长期目标

可以自问:“在价值之路上,未来几年我愿意去迎接那些重大挑战?”尽可以大胆想象:数年后你将取得什么成就?未来5年你将变成什么样?长期目标可以包括任何事情,从换个职业到生孩子甚至是去环游世界,请允许自己尽情放飞梦想。

不要设立死人的目标

永远不要给自己设立只有死人才能做得更好的目标。例如,“停止吃巧克力”,在这点上,死人能比你做得更好。因为死去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吃巧克力。或者是,“不要再感到沮丧”,这也是一个死人更擅长的项目,死去的人永远不会沮丧。任何有关不要再做某事或是彻底停止做某事的目标,都是更适合死人的目标。我们需要将其转变为一个活人的目标(即活人可以比死人做得更好的项目)。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不再做这件事(或者不再有这样的感受和想法),那么,我会用这些时间来做什么?我会采取什么不同行动?”例如,假设你的回答是,“如果我不再抽烟,我就会在午饭后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好,这句话很适合设定为目标:“午饭后不再抽烟,出门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这个目标来说,你肯定能比一个死去的人做得更好。你也可以继续转换,“如果我不再焦虑,我希望能花更多时间和朋友们来往。”很棒!这样你就可以制定一个适用于活人的目标:“更多地去和朋友们交往”。死人确实会比活人更少焦虑,但一个死去的人无法进行社交!

想象自己在采取有效行动

其实绝大篇幅都在关注认知融合的不利方面:当我们和无益想法融合时会产生的问题。但是,认知融合也可以为我们所用。在顶级体育赛事中,那些杰出的运动员很擅长运用一种被称为“具象化”的技术来提高比赛成绩。他们通常会极其生动地想象着自己正处在竞技巅峰状态:机警、专注、个人能力正发挥到极致,这种在心理世界的预演也会在现实中提高他们的成绩。

现在,你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在设定目标后,闭上眼睛,花些时间,生动想象自己正在有效行动的模样。可以自由发挥、任意想象。有些人会很轻松地想象出栩栩如生的心理画面,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于想象出一些文字、声音或者情绪。无论作何想象,适合自己就好。在想象中,去看见、感受和聆听自己正在采取有效行动并实现目标的情形,去留意你说些什么和做些什么。继续在心理世界预演,直到你对自己采取行动的样子已经了然于心。(如果你的大脑开始试图用故事来干扰这个过程,比如出现“我做不到”“这太难了”和“我这是骗谁呢”之类的想法,可以简单地对它说,“谢谢你”,然后再次回到练习当中。)

大多数有关“具象化”或心理预演的书籍都鼓励人们去想象在采取行动时感觉到轻松和自信。对此,我强烈反对,因为你对那些感觉的控制力很微弱,如果目标特别有挑战,让你感到轻松和自信几乎不可能, 你会很自然地出现焦虑和自我怀疑的情绪。因此,在心理预演中,我的建议是你要聚焦于自己能直接控制的部分:你的行为。去想象你正在以发挥最大潜能的状态行动着,想象你正在说着和做着那些最有效的事。同时,也想象你正在给当时出现的各种想法和感觉创造空间,并继续采取有效行动,而无论你的感觉如何!

每当你给自己设立富有挑战的新目标时,反复练习会很有帮助。当然,这并不能确保你实现目标,但却会大大增加这种可能性。因此,现在就把书放下,闭上眼睛,用几分钟去想象你采取有效行动的模样。

行动计划

设定目标之后,需要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计划之中,可以问问自己:

  • 完成这个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小步骤?

  • 为执行这些步骤,我还需要哪些资源(如果需要的话)?

  • 我将在什么具体时间开始行动?

例如,假设你重视的是锻炼身体,目标是每周去健身房三次,那么,你的行动计划可能就包括:

  1. 入健身俱乐部;
  2. 准备运动服装;
  3. 计划去健身房的具体时间;
  4. 重新安排日程以便可以动身。

你需要的资源可能是:

  1. 去健身房的花费;
  2. 健身行头(运动鞋、短裤、T恤、毛巾和一个包)。

接下来,就是要确定你何时行动,例如:“我今晚就收拾包,明天下班后去健身房看看,可以的话就开始上第一课。”

如果你发现自己缺少完成目标的资源,可以有两个选择:

  1. 改变你的目标。例如,如果你没钱去健身房,那么跑步、仰卧起坐或者俯卧撑也行。

  2. 制订行动计划来获取资源。例如,借钱或刷信用卡,前提是你知道自己何时以及如何偿还。

有时,你需要的资源可能是一些知识和技巧。例如,如果目标是改善人际关系,那你很可能就需要去学习一些新的沟通技巧和增加自信的方法。如果目标是改善财务状况,你很可能就需要学习一些投资技术。为此,可以制订一个如何学习相关技术的计划,具体要看哪些书或参加什么课程。

现在,就请拿出纸笔(或者是在手提电脑上)做这些练习。即使眼下没有充裕时间来完成,至少也开始考虑,哪怕5分钟或10分钟也行。神奇之处在于,一旦你开始启动,你在很短时间就会看到诸多变化。好了,现在就请写下:

  • 你的价值

  • 你的目标(即刻、短期、中期和长期)

  • 你为这些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目前,这些看似是一大堆异常艰苦的工作。但是,你越是练习这样去思考(从价值到目标,再到具体行动),这些工作就越能自然展开,你逐渐就不再需要这个详细的计划过程。

听上去有些刻意?

价值方向?目标?行动计划?这一切听起来是否有些刻意?——也太老调了?太不厌其烦和刻板了?那句老话怎么说的来着?生活要顺其自然!

真相是,想要赋予生活以条理和功能,这些老生常谈就是不可或缺。等到你将船驶向正确航向,自然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顺其自然。但是,你先得选择将船驶向何方,用地图和指南针校正航线,当然也别忘了享受这趟航程。

变化总是突如其来。当你开始将船驶向海岸的那一刻,你就已经在成功创造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头脑会告诉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到达海岸”,但其实并非如此。最重要的事情是“驶向海岸”。如果你在大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流,你会觉得了无生趣。而当你开始向海岸行驶时,你会如同重生一般。正如著名作家和

教育家海伦·凯勒所言:“生活,要么是勇敢冒险,要么就什么也不是。”

或许,你所向往的海岸十分遥远,需要花费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时日,而且即使你抵达那里,也有可能发现自己并不喜欢那里。所以,尽情享受旅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环顾周遭的景致,倾情投入其中,去留意你能凝视、聆听、嗅闻、触摸和品尝到的一切风物。朝向价值前行时,旅程的分分秒秒都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每件事都值得去全身心体验。请练习正念技巧:对自己的各种经验保持开放而好奇的态度,如此一来,你会发现这一切都很新鲜、丰盛和令人振奋,即使是正身处那些最艰难的时光。

学会满足

如今的西方社会流行目标导向的生活。人生的全部意义在于获得成功,而成功通常是以地位、财富和权力来衡量的。一直以来,人们都处在和自身价值相疏离的状态。因此,也很容易去追逐那些对自身来说并无真正意义的目标,并深陷其中。例如,沉迷于赚大钱和飞黄腾达,却忽略了陪伴家人——典型的“工作狂”。

在目标导向的生活中,人们也很有可能将目标设定为要回避掉令人痛苦的想法和情绪。我们已经知道,这样做反而可能招致更大的痛苦,比如罹患成瘾症,引发自我挫败式的行为,同时也会和内心真正渴望的生活渐行渐远。

为此,我们倡导人们去过一种价值导向的生活。我们需要设定目标,因为这是开展愉快充实生活的必经之途。但是,对目标的设定要在价值指引下进行。这意味着,人们所追逐的目标会更加富有个人色彩,对于个体更有意义。如此一来,生活本身也就变得更加令人满足,我们也更能够安处当下,并且对拥有的一切深怀感恩。即便是在为目标而奋斗,也能从当下生活中汲取深刻满足。

为了更深层说明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这二者的区别,可以看看下面的小故事。一位母亲想带两个孩子去神奇动物园游玩,这需要两个小时车程。其中一个孩子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快到达动物园。于是,他一路上都坐卧不安,时刻感到失望,隔一会就抱怨“怎么还不到”“实在是太烦人”。而另一个孩子的目标则有两个:尽快到达动物园,同时享受这趟路程。于是,他会专注地凝视窗外,好奇地望着漫山遍野的牛羊,出神地盯着身边的大卡车呼啸而过,并且伸出手向友好的路人问候。他不觉得失望,也没有抱怨或难过;他安处当下,欣赏此时的所在,而不是心不在焉——飞奔到还未到达的动物园。

现在,假设车子半路抛锚,他们没办法再抵达动物园,试问,哪个孩子的旅程会更有收获?假设车子开到动物园,两个孩子都如愿以偿,可仍旧只有一个还额外享受到了沿途的风景。

相对于目标导向的生活,关注价值的生活常常更容易令人心满意足。因为后者让你在为目标奋斗的同时也能享受过程。而且,在价值导向的生活中,目标会更容易实现。这是因为你事先已经确认目标和自己的价值是一致的,这会给你带来实现目标的更大动力。

丰盛的生活

联结价值并依之行动,会令人感到生活的充实、丰富和愉悦。这是因为,在价值指引下,你可以让每时每刻的生活都富有意义且令人满足。例如,假设你很想买一幢大房子,这是一个目标(因为它能够在完成后从待办清单中划掉),但就现在的经济状况而言,还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付诸实现。如果你认为只有当目标实现时你才会开心,那么这很长时间的生活就变成了痛苦和折磨。

可以问问自己:“这个目标是为什么服务的?它能带给我什么真正的意义?”如果回答是:“是为更好地照顾家人”,那么就识别出一个核心价值——好好照顾家人。而这一点现在就可以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都能实现。例如,你可以给家人做顿美味健康的晚饭,给孩子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或是给伴侣一个深情拥抱并说些甜蜜暖心的话语。

这并不是说让你放弃买房的目标,想买的话,赶快存钱!但你不是非得等到房子买完之后,才能获得那种因用心呵护家人而带来的满足感。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你的长期目标是成为医生,这需要十年左右的专业训练,如果在这个漫长过程中你都死盯住目标,认为只有实现目标才能幸福,那很是令人遗憾。不妨问问自己:“这个目标为什么而服务?它能让我实现个人珍视的哪些价值?”假如回答是“我希望帮助他人。”那你就已经澄清一个核心价值:帮助他人。而就这点来说,你现在就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行动,比如,去看望年迈的亲人,为慈善事业捐款,帮助同学学习,还可以做些志愿服务的工作。

这并非是在说要你放弃成为医生的长期目标,而是说,你能在朝向目标努力的未来十年时光里,去联结自身价值并持续获取满足。就你而言,此处的价值就是帮助他人。

“但假如我的动力不是去帮助他人呢?”你或许会说,“我就是想要变得富有。”嗯,很多人开始时都会把富有当成目标,但请明确,这并非一种价值,因为这是可以在真正有钱后从待办清单中划掉的项目。不妨先来看看杰夫的一次会谈记录。杰夫是一位30多岁的商人,生活殷实富足,却还是常常受困于想要挣更多钱的想法。他总是关注那些比他更有钱的人,并因此深感痛苦。

路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杰夫:说实话,我就想变得特别有钱。
路斯:嗯,如果你现在已经很有钱了,你想做些什么?
杰夫:很多事。
路斯:比如说?
杰夫:环游世界。
路斯:你会在环游世界的旅程中做些什么事?
杰夫:我想慵懒地躺在沙滩上,或是去神秘的国度探险……总之就是去尽情领略大千世界的风土人情。
路斯:好的,请问你为什么喜欢慵懒地躺在沙滩上?
杰夫:那样会很放松,特别能帮助我冷静下来。
路斯:那么,去异国参观对你来说又为什么会有吸引力?
杰夫:那样就可以遇到很多新鲜的人,品尝没吃过的食物,欣赏异国风情的艺术品和工艺品。

路斯:好的,现在澄清一下我的意图,我绝不是让你放弃目标。如果你的目标是变得非常富有,那么就竭尽所能去奋斗!只是,如果你认为只有富有了才能心满意足,那就会将很多时间浪费在痛苦中,这很令人遗憾。其实,刚才你已经明确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两个东西:“放松”和“冷静下来”。显然,如果你想让自己放松并冷静,现在就有很多方式可供选择。比如,洗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或是做做瑜伽,这些活动都不是必须等到你很富有后才能进行。
杰夫:那倒是,可是我真的很想慵懒地躺在沙滩上。
路斯:当然啦!所以我才说你需要存钱并且做出度假计划。只是,你并非要等足够富有之后才能获得 放松和冷静的满足感,这些触手可及。就你的其他价值而言,也是同理。例如,你很想品尝异国美食,可你现在没出国,你觉得你能为实现这个愿望做点什么有用的事?
杰夫:我可以去试试周边的异国餐厅。
路斯:是的,或者还可以浏览一下有关异域美食的烹饪书籍。
杰夫:是的,我可以,只是那毕竟和到当地亲自品尝很不同。
路斯:我并没说那是一回事儿。我只是在强调,假如你真正看重的是品尝异国美食,你并不需要等到足够富有然后环游世界时才能品尝到。欣赏异国的艺术风情和工艺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现在行动,你有什么可以去做的?
杰夫:去参观艺术展览馆?
路斯:嗯,好主意,或者去参观博物馆以及附近的工艺展览之类的,还可以看看有关书籍,或者上网探索一番。

杰夫:是的,可这还是不是一回事儿啊!
路斯:我知道这很不同。再次强调一下,如果你想去国外旅行,现在就可以攒钱并且筹划。只是,如果你真正看重的是放松自己、品尝新鲜的食物和探究不同寻常的工艺品,现在就可去行动,而不是必须要在绝望等待中度日。好了,让我们再次回到你想要富有这一目标上,还有什么事是你在有钱后很想去做的?
杰夫:如果有了钱,大家就会高看我一眼。
路斯:好的,嗯,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先假设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让别人高看一眼对你来说很重要?
杰夫:那样的话,他们就会善待你、尊敬你。
路斯:嗯,假设他们现在已经非常善待你、尊敬你和仰慕你,你可以去做些什么事?
杰夫:我想我会感觉更加轻松,不必努力讨好任何人,就可以做我自己了。
路斯:所以,其实你真正重视的事是做你自己,成为你真实的样子?
杰夫:是,就是想做我自己。
路斯:好,请问你现在能否以真实的你出现?还是必须等足够富有才可以?
杰夫:如果有钱的话,就会容易一些。
路斯:也许是的。但是,你确定想要等真正有钱后,才去享受做自己的快乐?
杰夫:可是如果我现在就真实生活,周围人不喜欢我怎么办?
路斯:所以,你想要花时间和那些因为你富有才喜欢你的人去做朋友?
杰夫:不想。
路斯:那么,你想要建立什么样的友谊?
杰夫:我想要和那些支持我做自己的人成为朋友,能够接纳我本来面目的人。
路斯:很好。既然你重视的是做真实的自己,为何不在现有的关系中就开始尝试?问问自己,“为了让我成为更加真实的自我,我现在能去做点什么事或者是说些什么话?

你已经发现,在开始阶段,杰夫坚称自己想要的是变得富有,唯此才会对生活满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杰夫能够不断根据个人价值去选择,他就能够在当下生活中获取更多的深刻满足,这和继续追寻财务和商业目标并不矛盾,且会相得益彰。

财富、名望和成功

杰夫的情形绝非个例,很多人都渴望富有、出名或成功。可这些都只是目标,而非价值。为了探索潜藏在目标背后的价值,就需要问问自己:“这个目标是为什么服务的?它能够令我去为我真正重视的事做什么?”

对杰夫来说,或许需要反复提问和澄清才能挖掘出潜藏在目标下的价值。在渴望出名、发财和成功的背后,存在多种驱动因素。其中一种特别普遍的因素就是让别人能够更加敬重我们。而这又所为何来?正如杰夫所言,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再竭力取悦别人,不再那么害怕被拒绝,就可以安心地“做自己”。

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会过度担心暴露自己的真实一面,会被一种想法捆绑:“如果知道我的真实模样,大家就不会再喜欢我。”这种内耗十分巨大:我们会因此失去和身边人的联结,彼此的关系会缺乏亲密、深刻和开放的品质。结果,我们戴着厚重面具度过此生,试图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为了获得赞许、爱和友情,我们一直都在演戏。为什么会这样?简言之,是因为融合了“我不够好”这个故事。大脑会给我们讲述:必须要富有、出名或成功,才能补偿我们的缺陷,唯此才能被别人接纳、喜欢和爱。最愚蠢的是:我们对这些故事深信不疑!

既然认为真实和开放地生活是你所珍视的价值,那为何要等到富有、出名或成功后才能去过?为何不能现在就去在生活中真实以对,就在今天?邀请人们开始真正认识你,去过一种真实、坦诚和开放的生活。可以问问自己:“为了让我和真实自我保持一致,我现在能做点什么或者说些什么?”

开展任何价值行动,都需要从小处着手,从短期目标起步。比如,为了做真实的自己,你可以考虑在今天的工作讨论中,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而不是去抛出一个能够赢得赞许但其实自己并不那么认同的观点。或者,你可以和周围人更多地分享你生活中真切发生的事,而不是假装一切都很完美。(当然,这么做的同时,你也需要解离那些“他们不会喜欢我/尊敬我/认同我”之类的头脑故事。)

其他动因

其实,渴望富有、出名或成功还有很多原因。但只要你能像我对杰夫所做的那样去深入探索,最终你们都会触及个人的核心价值,那是一些你在当下就能依其行事并活出来的价值。假如你说,“等我有钱,就买一架直升机,在天空中翱翔!”那么,潜藏在这一目标背后的价值可能是重视学习新技能、追求个人发展并且享受挑战恐惧的乐趣。所有这一切价值点,你现在就可以依之生活并付诸行动,而不是必须等到有钱或拥有私家飞机之后。

苏拉希的主要目标是觅得一位如意郎君,并且为此设定了一些小目标,比如加入婚介机构、去相亲。显然,这些步骤都很重要。但如果苏拉坚信“只有拥有亲密爱人,自己才能有生活的乐趣”,那么她就会让自己承受很多没有必要的痛苦。因此,我邀请她去联结潜藏在目标背后的价值。苏拉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有爱的、敏感的、开放的、有魅力的和幽默的伴侣。我向她指出,尽管现在她还没有男友,但这些价值仍然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

“但是,那和真正有一个爱人不是一回事儿!”她说。

“完全正确,”我回答,“但是,请问,哪一种方式会有利于你生活得更充实和满足?在当下联结价值去生活,还是让自己不断盯住尚未实现的目标并深陷痛苦之中?”

苏拉明白我的用意,她开始更加关爱家人,更加开放幽默地和朋友同事相处。她还选择让自己有更丰富的感官享受:规律按摩,舒服沐浴,欣赏情爱文学。结果呢?尽管她尚未实现主要目标,但生活已经变得颇为令人满足。

假如目标真正实现

真相就是,无论你完成多少目标,你总是想要更多。其实你很熟悉这种感觉:因为找到完美的新工作而兴奋满足,但这种新鲜感很快就消退,你开始渴望新东西;因为薪资上涨而欣喜万分,用不了多久就会觉得理所应当,而且胃口更大;因为邂逅梦中情人而疯狂坠入爱河,没过几天就发现爱人睡觉时呼声震天而且一般来说三天都不换袜子!

如果你将生活聚焦于实现目标,无论达成多少,你也是永不餍足。而如果将焦点放在价值上,情形就会很不同,因为价值总是触手可及,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还记得维克多·弗兰克吗,那个曾在纳粹集中营中遵循个人价值生活的人。)

因此,假如你觉得痛苦,很可能是因为你并未达到某一目标。那么,你就需要去联结在这个目标背后的个人价值,问问自己:“为了和我的这些价值保持一致,我现在能去做点什么?”然后,采取行动(要有意识地去做)。价值时刻与你同在,它总是触手可得。为价值而行动,通常会令人感到收获满满。因此,你越是能开怀拥抱个人价值,就越会感到心满意足。